那天闲聊的时候,室友问我看了「狗十三」没有。我说没有。

他说他看过后很压抑。我当时心想一部电影会这么夸张吗。

于是,我晚上就看了。

作为电影,自然是要特写一些事情,才能引发观众的共鸣。

这部电影特写的就是女主的成长的很多“小事”。

倘若让我回忆一下我过去的小事,我可能很多都忘了。但在导演的关注下,这些“小事”为我们还原我们是如何一步步“成长”的。

我一开始看的时候,我以为我不会有代入感,因为我作为家中较小的那个,我应该才是所谓受到优待的那个。其实并不是,倘若老实地说,我和我姐的童年生活都挺悲惨的。我似乎像影片弟弟那样,得到父母更多的优待,但我们都是留守在家,我的童年并没有太美好。

看电影的时候我开了弹幕。不出所料弹幕会为“教育”吵起来。

一方是,孩子要多理解理解父母。

另一方是,中国式教育只知道打,不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育”的矛盾本质是“物质”与“精神”的矛盾。

但是,就像马原课程告诉我们的一样,解决矛盾的方法不一定是同归于尽,也可以互相转化。

在没有足够的“物质”前提下,也能相对的满足孩子精神,能够很好的“家庭教育”。

我觉得这是一部很好的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看的一部片子。

父母看了是否会羞愧或者别的情感呢?孩子看了会不会又多懂了一些成人世界呢?

矛盾的根本其实不是“物质”,而是“不合格的父母”而已。

中国改革开放才40年,中国成立才69年。中国老一辈的观念都很落后。

大人对孩子的想法很单纯,孩子好好「听话」,考好成绩,考好大学,将来出人头地。

但是却从来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听话」。

「听话」,这个词在父母眼里是一个褒义词。但如今在我眼里,却是一个十足的贬义词。

听话从一开始,就决定了你是父母的附庸品而已。很多父母没意识到这点。孩子我生下来,我想怎么管我就怎么管,你管不着。

哎,抱歉,还真不是。

所以,我看了「爸爸去哪儿」中,对杜江这位父亲以及他的家庭教育真的很佩服。他在节目最后给他儿子「嗯哼」念了一首诗《给我的孩子》相关微博链接,当时我只是觉的很感动,其实没特别理解:

我爱你,仅此而已
你不是我的财富,不是的
如果你一定是财富
那你是时间的财富,是未来的财富
你如此宝贵,我怎能占为己有

父母既然生下孩子,抚养、教育就是你的职责,是的,就是你的职责。不是孩子欠你的,也不是孩子要用好成绩在你那儿换回什么。不是孩子要用好成绩来回报你。否则,请不要贸然生孩子,当做你的人生的附属品或者是一件物品。

教育,“就是欠收拾”,“打一顿就好了“,其实我之前也有这样的想法。

“熊孩子不打以后就是祸害社会”。但要知道的是,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不是一分钟、一个小时、一天成就的,而正是你从一开始就没用正确的方式教育。

到了控制不住的时候,就是一个字打。

这种做法谁都知道是饮鸩止渴,是治标不治本,但是真的很好用。

大人一旦发现打孩子能让孩子听话,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一样,只要不听话,就给点颜色瞧瞧。

就连古训,也似乎给他们坚定的理由:儿不打不孝。

然而打就像是止疼药一样,看起来很美,内心不堪一击。

“听话了,懂事了”,一切看起来那么美好,但有谁关心过孩子内心呢?

有人问,有谁关心过父母内心呢?

首先孩子没有义务要关心你父母的内心,父母就是要抚养、教育好孩子,这是职责,我又重复了一次。

其次,真正教育的孩子怎么可能不了解父母的处境呢?

(所谓抚养是提供符合你经济情况的足够的物质,并不是说要攀比,要穿名牌,这是完完全全的误解。物质是抚养教育一方面,足够就可以,要让孩子知道家里不会完蛋,有饭吃,有衣穿,一切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

我相信很多家庭从来不和孩子说家里存款多少,以至于孩子对家庭情况一无所知。但是父母一定会告诉孩子的是自己有多累,自己赚钱有多辛苦。我觉得这很讽刺。作为一个成年人,谁不累,父母并不一定比孩子累,如果在同一个计量衡下来说。

告诉孩子你能给孩子多少,而不是把自己的负担转换成孩子的负担,试图让孩子学习更努力,这样似乎有效,却让孩子很痛苦,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我前几天看了知乎上一篇文章:家长要在孩子面前表露出「赚钱辛苦、我们家不富裕」这样的态度吗?

现在人,或多或少都有「讨好型人格」,只不过有的少,有的很多以至于完全影响社交罢了。

轻微的「讨好」不算坏事,因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被讨好」。但是一个人如果认定自己的价值完完全全由别人掌握,那就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但走向极端同样是个问题:一个价值在某些方面就是由别人决定。比如你的领导能力,你组了一个小组,所有人觉得你傻逼,你还自我感觉你这个leader当得不错,那你不是傻逼是什么呢?

我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我没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现在是完整,所以我现在也很满足。小的时候,没有一个年,是和和睦睦的年。总是父母吵架。从腊月要一直吵到正月离开老家。

而我的妈妈也是非常强势,我觉得可能和影片中爸爸很像吧。

但是同样,把自己的问题全部推卸给父母、家庭、社会同样也是一个极端。

人格、性格由很多因素,只能说父母、家庭是第一因素。你本可能更容易获得开朗的性格,但是你没有这样的条件。后天的自我引导,同样能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比如,经济独立,就让我现在变得更加自信。

我之前参加的一些项目成果、老师的认可赞赏、室友的评价都会让我对自己有一个逐渐客观的评价。

刚上大学的时候,我很懦弱,胆怯。现在仍然是,但我感觉我似乎好了一点。

我努力让自己不再讨好别人。我对你热情,你对我热情,我们可以做朋友。

我对你真诚,你一而再再而三的愚弄我,抱歉,我们真的成不了朋友。我也真的不缺朋友,即使我一个朋友也没有,我也不要你这么性格的人做朋友。

当然,不做朋友不等于翻脸不认人。以前我认为绝交才是最酷的方式。可以是可以,但没必要。为生活做一些妥协,这是必要的,也许也是“正确的”。“什么三观不同,圈子不同,不要强融”。这句话要看从什么绝对看。

“不要强融”并不是以一种高高在上的态度,俯视别人,觉得别人都是傻逼,自己才是最牛逼的。

现在我可能心底不把你当朋友,但我可能觉得你是一个好室友,或者是一个无聊的时候可以随便聊聊的人,或者是可以随便开玩笑,或者是有些方面可以帮助我的人。我觉得这并不矛盾冲突。因为「感同身受」太难了。你觉得别人是傻逼,别人也许还觉得你傻逼呢。如果你的社交圈只有挚友,没有「熟人」,你真的很难办事。而且,容纳别人的性格也是成熟的一种表现,难道不是吗?只要他没侵犯你的生活,保持一定距离,我觉的就够了。

说了这么多,我不怪的任何人,不怪家庭、父母。这部电影的初衷也许不是为了批判,还是为了启示,启示我们这一代年轻人当成为父母时,我们应当承担的责任,不仅仅是挣钱,还有教育。

这是一部父母与孩子都应该经常一起重温的启示录电影。

最后修改:2019 年 03 月 23 日
喜欢我的文章吗?
别忘了点赞或赞赏,让我知道创作的路上有你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