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Loading
👀 产品观察 公司工作的电脑终于换成了M3 Pro 笔记本(前一个电脑的购入时间符合标准了,是2019年的intel芯片)。14寸和16寸我选择了14寸,发现致命的问题是菜单栏右侧的图标显示的区域很小,以至于多开几个软件,软件的图标就显示不下了。
如此严重的问题,Apple居然至今没有提供新的交互方案,实在匪夷所思。有一些很小的工具类型软件打开后是不现在Dock栏上的,Apple 难道不知道吗。打开一个软件后,发现没有任何反应,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进程已经启动了,百思不得其解。真的体验太糟糕了!
苹果的笔记本真的一代比一代厚重,这部黑色外观拿到手后颇有当年2015年购入的戴尔笔记本一般笨重,比M1 Pro 笔记本厚的太多了!
另:磁吸充电接口让本不富裕的桌面插座空间有需要多一个接口了。
💼 工作记录 下班后如非必要,最好是不要打开与工作相关的任何网站、软件。只是简单的看看消息也会很快的让人感觉到“班味”。这对于放松心情是非常有害的,同时也不利于第二天更有精神的工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越来越强的厌倦。
字节中有「字节圈」,类似内网的“微博”程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会经常的刷,虽然这些内容都是素不相识,但也是打发时间了,不仅如此我还会频繁的去看飞书上一些免打扰群的消息,即使那些消息和我并没什么关系。后来我发现这种状态是非常有害的。即,我已经下班了,但是我的状态并没有完全下班,是祈求用忙碌、麻木的工作错觉来填补自己无事可做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上述说的如非必要,一定不要查看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信息。
平均来说,越少的工作时间确实是可以有更好的效率的。尝试了一段时间强制自己更早下班,会发现为了要更早下班,自己会强迫自己提高效率完成今天的事情。就好似是一种dealline。(当然特殊情况除外,但要尽量的少)。
所以,如果一个公司强制员工更早的下班,同时以工作成果为绩效导向,我觉得是会让员工自发的寻找效率更高的方式的。
👀 产品观察 使用ARC较长一段时间后(超过1个月),发现ARC的同步竟然不支持历史记录、密码这些关键内容。早期0.x版本印象中是可以登陆Google账号同步,正式版改成从Arc Sync 竟然不支持,实在太差劲了
来源:History, passwords, extensions, Favorites tabs, and Profiles will not Sync between devices. We hope to support syncing for these features soon!
📝 每日记录
五一假期结束了。这可能是这几年最为放松的假期,前两年每个假期都会或多或少忙工作上的事情,这次假期里没有打开看过一次工作上相关的内容,真的很满足了!
假期回家了,爸妈和姐姐都回来了。吃了夏天的第一支雪糕🍦,吃完晚饭后和妈妈在公园走了一圈消食,呼吸公园里的新鲜空气。去了房山的地质博物馆(人不多,可拍照留恋的地方也挺多,虽然商业化开发不足,但是走走散散心也是不错)。从前总觉得去博物馆是要去学习什么,至少是见识新的世面。而现在感觉去一个地方玩,只是因为和生活大部分时候的空气、环境不同,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就已经满足了。
在家做了可乐鸡翅,还不错,吃了三个。做了排骨玉米汤,玉米给太多了,而且也不应该给八角,汤有点苦,后面又加了糖。实在是太长时间没有做饭了(快2年了吧)。
假期的意义在铺天盖地的宣传里,已经慢慢变成了拉动消费了。仿佛假期就应该出去消费,实则是另一番的割韭菜。一个又一个人山人海的景点,一个又一个诱人消费的明目,彷佛出门一趟就该大出血去消费一番。一面是拼命压榨去工作赚钱,另一面是拼命压榨去吸引消费之前的血汗钱,可悲可叹。但又似乎是“人之常情”...
曾一度我会认为我在旅行上如此“抠门”是不正常的,并且得出结论是出去玩不花钱==没有好玩的。我大抵也是被这股宣传洗脑罢了,旅行就去是人多的景区走路,然后再去人多的地方消费。甚至人少的地方会不自觉认为这个景点不火,肯定不值得玩。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景区才是值得玩,什么景区才是不值得玩?目前浅薄认为,首先一定是不过分的累(适度,可能比平常运动稍多一些),所以需要对所谓的“军训式/特种兵旅行”的宣传保持谨慎,至少对我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其次,能否放松心情。和平时见不上面朋友、家人聊聊天,不带有目的的聊,去人不多的森林呼吸新的空气、花香,适度的去爬山,走走停停,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样,拒绝昂贵的消费。常常看到很多攻略都是去某个地方吃遍所有特色,我是对此保持质疑的。去吃那些没吃过,但明显不好吃的意义何在,比如北京的卤煮、豆汁等等。也许是为了尝鲜尚可,但前提是消费标准是正常合理的。比如景区里很多高昂的小吃真的值得购买吗?最后,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是旅行中能获得什么。不要给旅行太高的价值,所谓假期就是让自己开心的“虚度时光”。如果从早睡到晚觉得很开心,那就去睡觉(这样大概率其实是不舒服的,睡太多容易头昏脑胀...)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讨厌生活发生变动的人。比如从租房的地方回家在之前都会让我抗拒,更不要说去别的地方玩,陌生、未知是我讨厌的。但是今年一年,工作环境的很多变化,让我似乎慢慢没有那么害怕改变... 小时候看《水浒传》中对林冲描述有一个词是“逆来顺受”,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以为这个词意思是“林冲”的人生一直很顺,“逆来”被我理解为“一直”的意思了。 顺从和忍受的性格其实和林冲人生前半部分很顺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适应了这样一直顺的生活,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公的待遇,会倾向去忍,会认为只要忍了,后面的生后还是会继续顺下去的。但这是没有遭受社会的毒打罢了的幼稚想法。生活中遭受一些变动才会让自己的行为模式、认知发生变化。
仅写到这里,明天是未知的一天,可能有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并不可怕。
💬 分享 https://dccxi.com/trust/
💬 随便聊聊 快五一了,很多人应该又会准备出去游玩。
对于我来说一直没有找到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对吃不怎么感冒,胃口特别小,小吃街,吃上两样肚子就饱了,一些打卡地点呢,也一直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树、房子、河和我的之前看过的也什么区别呢?只是为了拍照,想起就提不起什么兴趣。爬山,太累,游乐场倒是不错,去过一次,也是人挤着人,好玩的总是排队很长。
所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还没找到。
🍃 handsome主题 春色绿主题,快来试试!🌬️ 浅浅尝试一下,如有问题可以在该贴下回复~
食用方法👉: 点击右侧设置按钮,在主题面板中选中第三列的第三行主题
🍊 摘抄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小技巧 作为非设计师,在页面设计的时候尝试找一个颜色可以试试在淘宝找,比如搜索「浅蓝色」、「夏日风」、「奶白色」,有不少商品的设计图的配色还是很不错的
👀 产品观察 2022年的10月份的时候,arc 还是在内测,当时使用的体验并不太好,主要原因是渲染性能问题。如今我再次尝试了它,之前的掉帧问题几乎感受不到了,在这近一周的时间里,有了其他的感受。
最喜欢的几个功能:
除此之外Arc中还有一些高级功能,目前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比如分页”(Split)。这个功能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会使用,比如写一篇文档的同时参考另一篇文档,但前提是你的显示器足够的长,否则页面变窄的体验不太好。目前这个功能我使用的频率很低。
唯一遗憾的是在edge上高频使用的 cmd+shift+a 唤起的标签页切换面板没有了,取而代之是“华而不实”的类似macOS的ctrl+tab的标签页切换功能。
👀 产品观察 当我想找一个软件写一点文字,并且可以将文字生成好看的图片的时候,我发现这样的软件很少。
我想到的第一个软件是「锤子便签」,不得不说,分享的图片排版非常好看,但是因为常年不更新,有一些体验没能优化,比如不支持macOS上复制图片粘贴上传,手机版本也没有撤销的功能。
除此之外想不到有另一款软件能做好这一点了。iOS「备忘录」不支持图片分享,flomo 不支持图文混排,非会员的排版也很一般。
锤子便签虽然文本排版样式很少,但是排版样式非常好看,标题只有一种标题,这也明确了它的定位只是「便签」,而不是专业的笔记或者文档软件。
📝 每日记录 又过了一个月了!周五搬家了,这已经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五次搬家。
第一次是2021年5月份实习租的2800的次卧合租,卧室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再也没有其他空间。这个租房有几个问题:首先是中介什么也不管,床一直响找中介也不回复,其次就是靠门边,每天早上肯定是会被吵醒了,最后是公用卫生间真的很不方便和自在。
正式工作的租房于是选择了loft公寓,当时正是疫情时期,所以是远程看的房,商水商电。首先loft里面的楼梯真是特别鸡肋的东西,上下楼麻烦不说,而且上面温度比较高,夏天开空调温度需要更低,此外夏天电费非常高,而且隔音非常不好,和合租没有什么区别的隔音,两遍都是其他住户。而且价格很不便宜。
第三次租房选择有独立卫生间的民房,但是有五户合租,好处是离上班地方真的很近,走路也就10分钟的样子,那段时间我骑电动车5分钟就可以。问题仍然是不隔音,一面墙是合租的租户,还有一面墙是邻居。
第四次租房选择复式的房子,就是一个屋子有两层,下面一层是我租的,上面还有两个屋子是另外两个合租的住户。复式的房子楼高还是挺高的,可以说噪声相对是少的。有几个问题,因为是老小区,夏天的时候,空调启动的时候屋子都是震动,很烦。此外更致命的是最外层的大门是公用的,所以二层每天早上下楼都会吵醒我。准时7点多把我吵醒,然后砰的一声关门声。
第五次租户就是这次了,这次果断选择了一居室,以为这次可以解决之前的噪音问题了。没想到噪音更严重了。这次没有电梯的老小区,虽然是一居室,但是楼层低,天花板的隔音并不好,频繁的听到楼上走路的声音,早上,上午,下午,晚上,非常影响休息。
这么多次被坑的经验,北京除非在郊区别墅,否则已有的预算租不到完全不受人打扰的房子
加载失败!尝试重新加载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各有所好~ 主题会提供开关以供选择
🎬 电影 除夕的下午看完了《白色巨塔》。这部剧和以往的一些剧有一个区别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决定正确或者绝对错的人物。只是刻画了好几个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形象。比如财前,小人物无背景凭借出色的技术一...
💬 随便聊聊 《爱情公寓》有一集创界山游戏,游戏过程中不可以说为什么,如果说了,就会被哔……同时必须罚酒一杯。其他的事情未尝不是这样呢,当你问出为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输了,甚至还想问,为什么不能...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哎
👀 产品观察 公司工作的电脑终于换成了M3 Pro 笔记本(前一个电脑的购入时间符合标准了,是2019年的intel芯片)。14寸和16寸我选择了14寸,发现致命的问题是菜单栏右侧的图标显示的区域很小,以至于多开几个软件,软件的图标就显示不下了。
如此严重的问题,Apple居然至今没有提供新的交互方案,实在匪夷所思。有一些很小的工具类型软件打开后是不现在Dock栏上的,Apple 难道不知道吗。打开一个软件后,发现没有任何反应,打开任务管理器发现进程已经启动了,百思不得其解。真的体验太糟糕了!
苹果的笔记本真的一代比一代厚重,这部黑色外观拿到手后颇有当年2015年购入的戴尔笔记本一般笨重,比M1 Pro 笔记本厚的太多了!
另:磁吸充电接口让本不富裕的桌面插座空间有需要多一个接口了。
💼 工作记录 下班后如非必要,最好是不要打开与工作相关的任何网站、软件。只是简单的看看消息也会很快的让人感觉到“班味”。这对于放松心情是非常有害的,同时也不利于第二天更有精神的工作,长此以往会导致越来越强的厌倦。
字节中有「字节圈」,类似内网的“微博”程序。之前很长一段时间会经常的刷,虽然这些内容都是素不相识,但也是打发时间了,不仅如此我还会频繁的去看飞书上一些免打扰群的消息,即使那些消息和我并没什么关系。后来我发现这种状态是非常有害的。即,我已经下班了,但是我的状态并没有完全下班,是祈求用忙碌、麻木的工作错觉来填补自己无事可做而已。这就是为什么上述说的如非必要,一定不要查看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任何信息。
平均来说,越少的工作时间确实是可以有更好的效率的。尝试了一段时间强制自己更早下班,会发现为了要更早下班,自己会强迫自己提高效率完成今天的事情。就好似是一种dealline。(当然特殊情况除外,但要尽量的少)。
所以,如果一个公司强制员工更早的下班,同时以工作成果为绩效导向,我觉得是会让员工自发的寻找效率更高的方式的。
👀 产品观察 使用ARC较长一段时间后(超过1个月),发现ARC的同步竟然不支持历史记录、密码这些关键内容。早期0.x版本印象中是可以登陆Google账号同步,正式版改成从Arc Sync 竟然不支持,实在太差劲了
📝 每日记录
五一假期结束了。这可能是这几年最为放松的假期,前两年每个假期都会或多或少忙工作上的事情,这次假期里没有打开看过一次工作上相关的内容,真的很满足了!
假期回家了,爸妈和姐姐都回来了。吃了夏天的第一支雪糕🍦,吃完晚饭后和妈妈在公园走了一圈消食,呼吸公园里的新鲜空气。去了房山的地质博物馆(人不多,可拍照留恋的地方也挺多,虽然商业化开发不足,但是走走散散心也是不错)。从前总觉得去博物馆是要去学习什么,至少是见识新的世面。而现在感觉去一个地方玩,只是因为和生活大部分时候的空气、环境不同,看到不一样的内容,就已经满足了。
在家做了可乐鸡翅,还不错,吃了三个。做了排骨玉米汤,玉米给太多了,而且也不应该给八角,汤有点苦,后面又加了糖。实在是太长时间没有做饭了(快2年了吧)。
假期的意义在铺天盖地的宣传里,已经慢慢变成了拉动消费了。仿佛假期就应该出去消费,实则是另一番的割韭菜。一个又一个人山人海的景点,一个又一个诱人消费的明目,彷佛出门一趟就该大出血去消费一番。一面是拼命压榨去工作赚钱,另一面是拼命压榨去吸引消费之前的血汗钱,可悲可叹。但又似乎是“人之常情”...
曾一度我会认为我在旅行上如此“抠门”是不正常的,并且得出结论是出去玩不花钱==没有好玩的。我大抵也是被这股宣传洗脑罢了,旅行就去是人多的景区走路,然后再去人多的地方消费。甚至人少的地方会不自觉认为这个景点不火,肯定不值得玩。
所以到底什么样的景区才是值得玩,什么景区才是不值得玩?目前浅薄认为,首先一定是不过分的累(适度,可能比平常运动稍多一些),所以需要对所谓的“军训式/特种兵旅行”的宣传保持谨慎,至少对我来说是很愚蠢的行为。其次,能否放松心情。和平时见不上面朋友、家人聊聊天,不带有目的的聊,去人不多的森林呼吸新的空气、花香,适度的去爬山,走走停停,都是不错的选择。同样,拒绝昂贵的消费。常常看到很多攻略都是去某个地方吃遍所有特色,我是对此保持质疑的。去吃那些没吃过,但明显不好吃的意义何在,比如北京的卤煮、豆汁等等。也许是为了尝鲜尚可,但前提是消费标准是正常合理的。比如景区里很多高昂的小吃真的值得购买吗?最后,可能是最不重要的是旅行中能获得什么。不要给旅行太高的价值,所谓假期就是让自己开心的“虚度时光”。如果从早睡到晚觉得很开心,那就去睡觉(这样大概率其实是不舒服的,睡太多容易头昏脑胀...)
其实我是一个非常讨厌生活发生变动的人。比如从租房的地方回家在之前都会让我抗拒,更不要说去别的地方玩,陌生、未知是我讨厌的。但是今年一年,工作环境的很多变化,让我似乎慢慢没有那么害怕改变... 小时候看《水浒传》中对林冲描述有一个词是“逆来顺受”,印象非常深刻。当时以为这个词意思是“林冲”的人生一直很顺,“逆来”被我理解为“一直”的意思了。 顺从和忍受的性格其实和林冲人生前半部分很顺也是有一定的关系。因为适应了这样一直顺的生活,对于一些生活中不公的待遇,会倾向去忍,会认为只要忍了,后面的生后还是会继续顺下去的。但这是没有遭受社会的毒打罢了的幼稚想法。生活中遭受一些变动才会让自己的行为模式、认知发生变化。
仅写到这里,明天是未知的一天,可能有不开心的事情,但是并不可怕。
Loading
💬 分享 https://dccxi.com/trust/
💬 随便聊聊 快五一了,很多人应该又会准备出去游玩。
对于我来说一直没有找到旅行的意义是什么。我对吃不怎么感冒,胃口特别小,小吃街,吃上两样肚子就饱了,一些打卡地点呢,也一直不是很感兴趣,那些树、房子、河和我的之前看过的也什么区别呢?只是为了拍照,想起就提不起什么兴趣。爬山,太累,游乐场倒是不错,去过一次,也是人挤着人,好玩的总是排队很长。
所以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还没找到。
旅行的意义:
清明节时,抢不到出京的票,两个人从通州到昌平,地铁-公交-步行,再攀登,到十三陵水库。无铺装山脊,到小山峰时,春风吹过,看着远处层层不断的山、水还有上山下山的人,远离城市,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是自由的味道。累是肯定类的,比铺装的景区更类,但是下山的时候,别人问: 还有多久到顶呀? 然后告诉他们,快了快了,加油。那时候的心情不是加班写会代码可以实现的。什么是旅行的意义呢,或许是放空本来就该休息的自己吧。
回程还是两个小时,两个人都累的不要不要的了,想吃火锅。,牛麒汇,要排两个小时队,果断放弃,选了一家苍蝇小馆,香椿炒鸡蛋,臭鳜鱼,也很是美味。
上周末,公司团建,古北水镇自由行,本来就已经是单休了,团建要再占用一个天,很是抗拒。团建周六,六点起床洗漱,平常都八点多醒,以为当天会废掉。 七点出发,大巴车三小时,十一点多才到景区,到了直奔饭店干饭。一路上因为堵车走走停停,但是胃口却是特别好,简餐,吃完自由行。
当天天气真的特别好,多云转晴,阳光非常的温暖,却是一点都不燥热。 本来以为会是人挤人的商业景点,实际上景区闲逛的时候,大部分地点都很安静。书院、教堂、佛堂、镖局、杨家祠、一路走走停停,花很香,鱼很肥,猫很亲人,躺在三岔路口忍人抚摸,自由自在。什么是旅行的意义呢,即便是商业旅游景点,也带给我几个小时的快乐。
三小时回程,路上睡着了,同事说我还打呼噜了。
回去看拍的照片,很美。尤其是从上往下拍,夕阳照在连绵不断的山从,有些地方郁郁葱葱,有些地方就光秃秃的,直接连接白云一起被夕阳染色。
有空还是多出门走走。
写的真好哈哈哈,赞!
我不知道旅行的意义是什么,但是当我在某年独自一人背包去了外高加索三国和印度的时候,我的同学说他找到了旅行的意义
五一准备去南京,15号就抢票了,开票即候补,目前看不到任何抢票的可能性。
如果抢不到,大概率天津周边,小众的山、水、城市打卡。反正决不待宿舍。
回家是最后的选项,回家约朋友组排或是骑着摩托撒欢。
希望博主你可以积极起来/HP ~
🍃 handsome主题 春色绿主题,快来试试!🌬️ 浅浅尝试一下,如有问题可以在该贴下回复~
食用方法👉: 点击右侧设置按钮,在主题面板中选中第三列的第三行主题
另外就是时光机可以输出到首页和文章列表混合一起不?许愿这个功能
感觉大佬新增的这几个颜色都好好看啊,能不能下方一下
PS:为什么时光机评论区不能发表情
盒子模型能否有窄一点的宽度?另外就是时光机可以输出到首页和文章列表混合一起不?许愿这个功能
在4k 150缩放下的宽度是1620,期望是1280的大小是刚好,另外就是左边除了导航,可以加其他的分类内容吗?
左侧导航栏可以自定义添加内容,可以看下使用文档-主题功能下有说明的
我描述不太准确,不是说的导航内的栏目,是指的同导航分离的,类似右边栏,标签页、热门文章之类的小组件。
如何添加这些颜色?
10.0版本会支持,还在开发中
🍊 摘抄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 小技巧 作为非设计师,在页面设计的时候尝试找一个颜色可以试试在淘宝找,比如搜索「浅蓝色」、「夏日风」、「奶白色」,有不少商品的设计图的配色还是很不错的
👀 产品观察 2022年的10月份的时候,arc 还是在内测,当时使用的体验并不太好,主要原因是渲染性能问题。如今我再次尝试了它,之前的掉帧问题几乎感受不到了,在这近一周的时间里,有了其他的感受。
最喜欢的几个功能:
除此之外Arc中还有一些高级功能,目前对我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比如分页”(Split)。这个功能可能会在某些特定的场景中会使用,比如写一篇文档的同时参考另一篇文档,但前提是你的显示器足够的长,否则页面变窄的体验不太好。目前这个功能我使用的频率很低。
唯一遗憾的是在edge上高频使用的 cmd+shift+a 唤起的标签页切换面板没有了,取而代之是“华而不实”的类似macOS的ctrl+tab的标签页切换功能。
我23年换了mac后也一直在用arc
👀 产品观察 当我想找一个软件写一点文字,并且可以将文字生成好看的图片的时候,我发现这样的软件很少。
我想到的第一个软件是「锤子便签」,不得不说,分享的图片排版非常好看,但是因为常年不更新,有一些体验没能优化,比如不支持macOS上复制图片粘贴上传,手机版本也没有撤销的功能。
除此之外想不到有另一款软件能做好这一点了。iOS「备忘录」不支持图片分享,flomo 不支持图文混排,非会员的排版也很一般。
锤子便签虽然文本排版样式很少,但是排版样式非常好看,标题只有一种标题,这也明确了它的定位只是「便签」,而不是专业的笔记或者文档软件。
我觉得chatgpt的 定制工具 功能可以很好的满足你的需求,
在我看来你的需求定义:
1、输入文字 图片格式(分辨率、尺寸)
2、可排版或自动排版
3、可复制粘贴下载
实际应用中gpt就是用来取代ps+找图功能的,而且chatgpt的应答原生就是markdown的。所以这个图文混排的就非常友好了。
这个可能可以,但是不太优雅,我个人更喜欢一点“术业有专攻”,而不是在一个其他功能的软件上去做额外的作业
📝 每日记录 又过了一个月了!周五搬家了,这已经是我工作以来的第五次搬家。
第一次是2021年5月份实习租的2800的次卧合租,卧室一张床+一个书桌+一个衣柜,再也没有其他空间。这个租房有几个问题:首先是中介什么也不管,床一直响找中介也不回复,其次就是靠门边,每天早上肯定是会被吵醒了,最后是公用卫生间真的很不方便和自在。
正式工作的租房于是选择了loft公寓,当时正是疫情时期,所以是远程看的房,商水商电。首先loft里面的楼梯真是特别鸡肋的东西,上下楼麻烦不说,而且上面温度比较高,夏天开空调温度需要更低,此外夏天电费非常高,而且隔音非常不好,和合租没有什么区别的隔音,两遍都是其他住户。而且价格很不便宜。
第三次租房选择有独立卫生间的民房,但是有五户合租,好处是离上班地方真的很近,走路也就10分钟的样子,那段时间我骑电动车5分钟就可以。问题仍然是不隔音,一面墙是合租的租户,还有一面墙是邻居。
第四次租房选择复式的房子,就是一个屋子有两层,下面一层是我租的,上面还有两个屋子是另外两个合租的住户。复式的房子楼高还是挺高的,可以说噪声相对是少的。有几个问题,因为是老小区,夏天的时候,空调启动的时候屋子都是震动,很烦。此外更致命的是最外层的大门是公用的,所以二层每天早上下楼都会吵醒我。准时7点多把我吵醒,然后砰的一声关门声。
第五次租户就是这次了,这次果断选择了一居室,以为这次可以解决之前的噪音问题了。没想到噪音更严重了。这次没有电梯的老小区,虽然是一居室,但是楼层低,天花板的隔音并不好,频繁的听到楼上走路的声音,早上,上午,下午,晚上,非常影响休息。
这么多次被坑的经验,北京除非在郊区别墅,否则已有的预算租不到完全不受人打扰的房子
可能是市区的问题吧,我在昌平住过好几个房子,一居的那种,基本上很少会有噪音什么的。
现在房子隔音很差,在我搬家的那瞬间,我为要告别楼上那个很吵的邻居而雀跃,没想到新邻居有过之而不及。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