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作曲 : Greg Gonzalez
作词 : Greg Gonzalez
Baby, it's been awhile since I've just seen you smile (宝贝 我已经快忘记你笑起来的样子)
You know it's not how it's supposed to be (我们之间 本来不该如此)
You're staying up every night, smoking those Camel lights (现在 你每天很晚才睡 一根接一根地抽烟)
And drinking on antihistamines (服用大量的抗过敏药)
Do you wanna make it forever? (关于我们 你会期待有永远吗)
Do you wanna be my only one? (你会愿意 做我的唯一吗)
'Cause now I really miss the way it was (我每时每刻都在怀念逝去的时光)
When everything was beautiful with us (只要是我们 故事怎么写都足够美好)
I think of us moving into our place at Bunker Hill (想着搬回我们邦克山的小家)
We felt so happy there (承载了无数快乐回忆的地方)
The time we went for a walk to get wine and candy bars (我们散步去买酒和糖果)
And it started to rain (再一起淋着大雨回家)
Do you wanna make it forever? (你会期待 我们之间有永远吗)
Do you want me to stay right here? (你希望我 永远在你身边吗)
If you want, I would stay right here (只要你想 我就再也不走了)
🥳 周末 [WEEK-09]
🤏 生活技巧 周六把四件套洗了一次,晚上被褥套被套的时候,想着之前每次都是先将四个角放到被套里,然后再抖很多次很累,于是网上搜索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于是真找到了。其实很简单:
周末把 🍅 TLog 项目重新打开了一下。前情提要: 三年前,我用 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为什么是electron,因为它是跨平台成本... 因为是三年前,发现编译不起来了,一开始是/usr/bin/python找不到,最后通过alias python3 = python 解决了。其次dependencies中依赖版本号是~ 开头,所以重新yarn install,有些依赖升级版本后不兼容了。最后调整版本后终于编译成功了。
但是现在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之前vue+electron 开发模式使用的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插件已经很久不更新了,而且只支持node 16版本。意味着我依赖的electron 也不能升级,否则node版本不兼容。同时之前使用ant-design-vue 还是1.7.4低版本,也无法升级了,并且简单看了一下新版本的 ant-design-vue 语法和之前似乎差异很大...未来是准备使用 electron-vite 替代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不过先这样吧,毕竟没有阻塞性的问题。
🤖 AI 周日更多的尝试trae AI ide,因为公司有一次会议,有一个同事说AI让他提效了50%,感觉还是有些吃惊。虽然工作已经离不开AI 了,但是他在帮助我写代码上始终没有太多。
发现这类AI builder 软件比较适用于新的项目,一步步搭建,或者适用于代码里需要新增一个单独的独立模块。举个例子,你可以让界面上加一个新的按钮,实现新的功能,但是如果让他修改已有的代码,完善功能,有可能出现上下文不够导致功能实现有问题。作为个人开发者而言,我觉得ai builder 确实还是能提效不少的,但是生成的代码后都需要再仔细检查一下才行。
比如我让ai修改了点击音量按钮后的面板界面,增加了一个刷新音频列表的按钮和功能。同时在专注过程中增加一个“更多”按钮,按钮里增加了“延长”和“提前结束”两个按钮。虽然“延长”的功能实现有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了。
说起AI,本来想试一下kimi的200万上下文,但是不知道怎么申请。于是尝试了 Google AI studio 中的 Gemini 1.5 pro,免费,并且支持200万token的输入。但是缺点是输出最高只支持8000多的token,感觉有点少。
我分别把我博客的所有文章(40多万token)和所有的说说(20多万token)导出到两个文件里,让它分析一下金句,下面是截图:
有点意思,不过总结出的“金句”有些是引用的内容或者歌词,而非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感觉对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其次我尝试让他从日志里给我分析一下成长的过程,还是不够深入细致,有机会再多尝试一下。
🤏 生活技巧
晚上《简单心理》推送的关于缺乏身体触摸我们能够做那些事情,记录一下:
1.独处时让身体更舒适的方法:
▨ 给自己做一次足部按摩、面部按摩或手部按摩,细致地感受触觉。▨ 洗一个温暖的淋浴或泡一个热水澡,享受水流过身体的感觉和热气腾腾的蒸汽。▨ 手捧一杯热咖啡、热茶或热水,能带来平静和内心的温暖。▨ 摸小动物或者毛绒质感的物品,比如毯子、抱枕、公仔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皮肤饥饿感。▨ 揉面团或者其他皮肤质感的东西(比如一些解压神器),可以让人感到舒缓。▨ 增加被子的重量,能给人一种被拥抱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开着空调盖厚被子)。▨ 用喜欢的沐浴乳和香氛,可以带来其他的感官享受来替代触觉的不满足。
2.寻找专业触摸服务(比如按摩、spa 等)3.参加一些和触摸相关的活动,比如摇摆舞等社交舞
🥳 周末 [WEEK-03] 这个周末大部分时间都在鼓捣我新买的一台显示器。公司工作时候有显示器,也只是用来工作用的。平时下班回来看视频想要更好一点的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买显示器,所以完全没有什么经验。我的需求是4K 27寸,视频、办公体验好。公司的显示器是dell u2720,内网也有人自用的是dell u2723QE,看着外观不错,四边等框,银灰色外壳,就在PDD上下单了,不过买的是官翻机,价格要便宜一些,2500多。
在这之前也看了一些笔记本评测的视频,3000以下推荐了一款华硕xg27ucg。彼时对显示器的各个参数以及接口都了解很少。
等显示器到了之后,才开始更多了解了显示器的参数 。
🤏 生活技巧 需要看这些参数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面的规格说明,主要分为三方面:速度(刷新率、响应时间)、画质(色域、色准、均匀度、亮度、对比度、防蓝光、面板)、易用性(接口等)
对于macbook 笔记本来说,M1,M2 pro 支持刷新率最高只有60HZ,M3pro 只能通过HDMI接口才能支持120HZ,M4支持雷雳接口直接支持高刷了。这些可以从macbook 技术规格手册->显示器支持查阅到
我自己的电脑是M1 Pro,所以最高也只能支持60HZ,除此响应时间也很重要,dell u2723QE 有两档8ms和5ms。发现调整到5ms后,在M1设备上,反而视频弹幕拖影更严重了...即使8ms,看弹幕也是偶尔有拖影甚至调帧,不太清楚是否是正常情况,毕竟没在公司的设备上仔细观察过弹幕。
色域覆盖率,比如95% DCI-p3,100% sRGB,表示色彩覆盖的范围。一般更专业的显示器在画质上会更好一点。比如dell u2720对比度、色域、亮度都要比redmi 4k 高一些。但是我没有实际体验过redmi 4k 在看视频、办公上会有多少差异,价格和dell(官网价)就相差了2000多。
网上经常讨论的ips面板漏光问题,全黑环境下测试了一下也是和网上差不多四角有一些漏光情况,不过看视频的时候感觉还好,而且基本不会关灯使用显示器。
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办公屏一般支持type-c 同时供电和视频传输,高刷的显示器好像没有看到支持高功率供电的,比如供电功率只支持15w。dell这款接口还是挺多的,3个USB输入上行接口(插入键盘、鼠标、硬盘之类的),一个type-c数据传输接口,一个DP一个HDMI,一个多功能type-c接口,还有一个音频接口,不过没有内置音响。
周日使用了一整天,感觉眼睛有点干,不知道是不是时间看的太久了,而且弹幕偶尔会拖影、调帧。将smart hdr调整为 Display HDR400,并且usb-c 优先级调整为高分辨率后,概率少了很多。
还得再使用一些时间确认它是否适合我,而且似乎性价比也不高。同水平的华硕ProArt Display PA279CRV 官网价格也才2599元。而Redmi A27U 显示器和Redmi 4k类似水平的价格都会便宜很多。
换壁纸真的是改善心情的一种很快的方式... 🤏 生活技巧
🤏 生活技巧 折衣服的技巧,https://twitter.com/Twitube_123/status/1555762252073934850今天把夏天和秋天不穿的衣服都收起来了,不然衣架放不下
简单来说其实就两种:短袖、长袖(有帽子或者无帽子)。短袖就按照先按领子对应的竖线折叠一半,短袖往相反方向这一下就行,右边同理。最后就将长方形先对半,再按照自己想要的大小折成块就可以了。
长袖的话主要就是处理长袖这部分,所以两个长袖直接几乎水平相反反向折一下,再垂直向下折叠一下,接着沿着中线,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最后从下往上这两个小块。如果有帽子,还可以用帽子把衣服卷起来,不容易散开。
📝 每日记录因为我住的地方的公共WI-FI非常慢,几乎不可用,尽管我已经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一直用手机流量,直到看到上个月的流量账单使用了70元,并且还是在非常抠搜省着用的前提下。因此,前几天考虑买一个“随身Wi-Fi”,今天到货了,记录一下一些坑:🤏 生活技巧
我前几天买的是“随身Wi-Fi”,已经准备退货了,有几个坑,
总结下来就是设备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小牌子的设备体验不好,而且可能不能换卡。最重要的选择的物联网卡。最终准备买华为836那款移动路由器,至少华为的天际通卡(只能用在华为的设备上)套餐理论上要比这种小牌子的更有保障,而且以后准备接宽带或者作为中继路由器也能用得上。
加载失败!尝试重新加载
来自南部的一个小城市,个性不张扬,讨厌随波逐流。
各有所好~ 主题会提供开关以供选择
🎬 电影 除夕的下午看完了《白色巨塔》。这部剧和以往的一些剧有一个区别是,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决定正确或者绝对错的人物。只是刻画了好几个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形象。比如财前,小人物无背景凭借出色的技术一...
💬 随便聊聊 《爱情公寓》有一集创界山游戏,游戏过程中不可以说为什么,如果说了,就会被哔……同时必须罚酒一杯。其他的事情未尝不是这样呢,当你问出为什么的时候,就已经输了,甚至还想问,为什么不能...
此条为私密说说,仅发布者可见
哎
🥳 周末 [WEEK-09]
🤏 生活技巧 周六把四件套洗了一次,晚上被褥套被套的时候,想着之前每次都是先将四个角放到被套里,然后再抖很多次很累,于是网上搜索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于是真找到了。其实很简单:
周末把 🍅 TLog 项目重新打开了一下。前情提要: 三年前,我用 electron 写了一个番茄钟(为什么是electron,因为它是跨平台成本...
因为是三年前,发现编译不起来了,一开始是/usr/bin/python找不到,最后通过alias python3 = python 解决了。其次dependencies中依赖版本号是~ 开头,所以重新yarn install,有些依赖升级版本后不兼容了。最后调整版本后终于编译成功了。
但是现在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之前vue+electron 开发模式使用的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插件已经很久不更新了,而且只支持node 16版本。意味着我依赖的electron 也不能升级,否则node版本不兼容。同时之前使用ant-design-vue 还是1.7.4低版本,也无法升级了,并且简单看了一下新版本的 ant-design-vue 语法和之前似乎差异很大...未来是准备使用 electron-vite 替代vue-cli-plugin-electron-builder,不过先这样吧,毕竟没有阻塞性的问题。
🤖 AI 周日更多的尝试trae AI ide,因为公司有一次会议,有一个同事说AI让他提效了50%,感觉还是有些吃惊。虽然工作已经离不开AI 了,但是他在帮助我写代码上始终没有太多。
发现这类AI builder 软件比较适用于新的项目,一步步搭建,或者适用于代码里需要新增一个单独的独立模块。举个例子,你可以让界面上加一个新的按钮,实现新的功能,但是如果让他修改已有的代码,完善功能,有可能出现上下文不够导致功能实现有问题。作为个人开发者而言,我觉得ai builder 确实还是能提效不少的,但是生成的代码后都需要再仔细检查一下才行。
比如我让ai修改了点击音量按钮后的面板界面,增加了一个刷新音频列表的按钮和功能。同时在专注过程中增加一个“更多”按钮,按钮里增加了“延长”和“提前结束”两个按钮。虽然“延长”的功能实现有问题,但是总体上还是不错的了。
说起AI,本来想试一下kimi的200万上下文,但是不知道怎么申请。于是尝试了 Google AI studio 中的 Gemini 1.5 pro,免费,并且支持200万token的输入。但是缺点是输出最高只支持8000多的token,感觉有点少。
我分别把我博客的所有文章(40多万token)和所有的说说(20多万token)导出到两个文件里,让它分析一下金句,下面是截图:
有点意思,不过总结出的“金句”有些是引用的内容或者歌词,而非我自己的个人经历,感觉对内容理解上并没有完全理解透。其次我尝试让他从日志里给我分析一下成长的过程,还是不够深入细致,有机会再多尝试一下。
🤏 生活技巧
晚上《简单心理》推送的关于缺乏身体触摸我们能够做那些事情,记录一下:
1.独处时让身体更舒适的方法:
▨ 给自己做一次足部按摩、面部按摩或手部按摩,细致地感受触觉。
▨ 洗一个温暖的淋浴或泡一个热水澡,享受水流过身体的感觉和热气腾腾的蒸汽。
▨ 手捧一杯热咖啡、热茶或热水,能带来平静和内心的温暖。
▨ 摸小动物或者毛绒质感的物品,比如毯子、抱枕、公仔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皮肤饥饿感。
▨ 揉面团或者其他皮肤质感的东西(比如一些解压神器),可以让人感到舒缓。
▨ 增加被子的重量,能给人一种被拥抱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开着空调盖厚被子)。
▨ 用喜欢的沐浴乳和香氛,可以带来其他的感官享受来替代触觉的不满足。
2.寻找专业触摸服务(比如按摩、spa 等)
3.参加一些和触摸相关的活动,比如摇摆舞等社交舞
🥳 周末 [WEEK-03] 这个周末大部分时间都在鼓捣我新买的一台显示器。公司工作时候有显示器,也只是用来工作用的。平时下班回来看视频想要更好一点的体验。
这是我第一次买显示器,所以完全没有什么经验。我的需求是4K 27寸,视频、办公体验好。公司的显示器是dell u2720,内网也有人自用的是dell u2723QE,看着外观不错,四边等框,银灰色外壳,就在PDD上下单了,不过买的是官翻机,价格要便宜一些,2500多。
在这之前也看了一些笔记本评测的视频,3000以下推荐了一款华硕xg27ucg。彼时对显示器的各个参数以及接口都了解很少。
等显示器到了之后,才开始更多了解了显示器的参数 。
🤏 生活技巧 需要看这些参数其实就是商品详情页面的规格说明,主要分为三方面:速度(刷新率、响应时间)、画质(色域、色准、均匀度、亮度、对比度、防蓝光、面板)、易用性(接口等)
对于macbook 笔记本来说,M1,M2 pro 支持刷新率最高只有60HZ,M3pro 只能通过HDMI接口才能支持120HZ,M4支持雷雳接口直接支持高刷了。这些可以从macbook 技术规格手册->显示器支持查阅到
我自己的电脑是M1 Pro,所以最高也只能支持60HZ,除此响应时间也很重要,dell u2723QE 有两档8ms和5ms。发现调整到5ms后,在M1设备上,反而视频弹幕拖影更严重了...即使8ms,看弹幕也是偶尔有拖影甚至调帧,不太清楚是否是正常情况,毕竟没在公司的设备上仔细观察过弹幕。
色域覆盖率,比如95% DCI-p3,100% sRGB,表示色彩覆盖的范围。一般更专业的显示器在画质上会更好一点。比如dell u2720对比度、色域、亮度都要比redmi 4k 高一些。但是我没有实际体验过redmi 4k 在看视频、办公上会有多少差异,价格和dell(官网价)就相差了2000多。
网上经常讨论的ips面板漏光问题,全黑环境下测试了一下也是和网上差不多四角有一些漏光情况,不过看视频的时候感觉还好,而且基本不会关灯使用显示器。
接口也是非常重要的,办公屏一般支持type-c 同时供电和视频传输,高刷的显示器好像没有看到支持高功率供电的,比如供电功率只支持15w。dell这款接口还是挺多的,3个USB输入上行接口(插入键盘、鼠标、硬盘之类的),一个type-c数据传输接口,一个DP一个HDMI,一个多功能type-c接口,还有一个音频接口,不过没有内置音响。
周日使用了一整天,感觉眼睛有点干,不知道是不是时间看的太久了,而且弹幕偶尔会拖影、调帧。将smart hdr调整为 Display HDR400,并且usb-c 优先级调整为高分辨率后,概率少了很多。
还得再使用一些时间确认它是否适合我,而且似乎性价比也不高。同水平的华硕ProArt Display PA279CRV 官网价格也才2599元。而Redmi A27U 显示器
和Redmi 4k类似水平的价格都会便宜很多。
换壁纸真的是改善心情的一种很快的方式... 🤏 生活技巧
🤏 生活技巧 折衣服的技巧,https://twitter.com/Twitube_123/status/1555762252073934850
今天把夏天和秋天不穿的衣服都收起来了,不然衣架放不下
简单来说其实就两种:短袖、长袖(有帽子或者无帽子)。短袖就按照先按领子对应的竖线折叠一半,短袖往相反方向这一下就行,右边同理。最后就将长方形先对半,再按照自己想要的大小折成块就可以了。
长袖的话主要就是处理长袖这部分,所以两个长袖直接几乎水平相反反向折一下,再垂直向下折叠一下,接着沿着中线,把左右两边合起来,最后从下往上这两个小块。如果有帽子,还可以用帽子把衣服卷起来,不容易散开。
📝 每日记录因为我住的地方的公共WI-FI非常慢,几乎不可用,尽管我已经住了三个月,这三个月一直用手机流量,直到看到上个月的流量账单使用了70元,并且还是在非常抠搜省着用的前提下。因此,前几天考虑买一个“随身Wi-Fi”,今天到货了,记录一下一些坑:🤏 生活技巧
我前几天买的是“随身Wi-Fi”,已经准备退货了,有几个坑,
总结下来就是设备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小牌子的设备体验不好,而且可能不能换卡。最重要的选择的物联网卡。最终准备买华为836那款移动路由器,至少华为的天际通卡(只能用在华为的设备上)套餐理论上要比这种小牌子的更有保障,而且以后准备接宽带或者作为中继路由器也能用得上。
今天下载了“华为智慧生活”的app,感觉做的比米家的app高级不少,至少设计语言很统一,有一点果味,但是又加入了华为自己的一些设计风格